臨床心理師, 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, 衛教專區, 親職教養不孤單

寫功課有時雖是知難行易,獨立完成卻也要慢慢培養

By 心煦 心理治療所 on 26 11 月, 2022 0 Comments • Tags: # # # #

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
        「他說他知道寫功課很重要,但就是不想要開始…」媽媽抱怨小學二年級的孩子每次一到寫功課時間就神情陷入低迷,「寧願坐在書桌前發呆就是不想要開始,拖到後來眼淚居然就流下來…」,心理師我本想同理孩子的難處「可能功課真的很難…」,媽媽像觸電一樣馬上反駁「哪裡有難? 只要棍子拿起來,三兩下就寫完了,到底為什麼前面要一直拖?根本欠揍!」

    媽媽覺得孩子就是欠揍,但我卻認為孩子只是展現大人也常有的「拖延心理」而已。孩子就像大人一樣會想要逃避麻煩事,也會像大人一樣焦慮滿點卻就是不想要做。需要提醒家長的是,孩子他們的心裡所想到是非常非常可怕而非現實的畫面跟感受,他們可能覺得做那些事情時會感受到極大的痛苦(手會很酸、會覺得很難想到頭痛),也可能會遇到不可解決的難處(想不到答案、發現有東西忘記帶回家、聯絡簿沒寫仔細導致現在想不起來),或者覺得人生中的美好時光就會花在討厭的事情上而感到悲慘(現在開始寫功課,我的晚上就都在寫功課沒有玩了)…種種的預想壓力感讓孩子無法開始,也不想開始。

    媽媽所做的事情之所以有效,並不是因為孩子在故意討打,而是因為媽媽強制的打散了孩子腦中糾結的雜念,讓孩子「回到現實」立即開始當下要做的事情,然後就像我們大家常常體會到的:很多事情真的一旦開始了,就會一步一步完成,很少會如想像中的那麼困難。

    我通常會建議家長在這些打雷式的督促孩子以後,都還是要再花時間(如果覺得很晚了或孩子很累,可以在洗個澡後或隔天)跟孩子討論這個過程,打造內心「察覺現實」、「求助或試著努力」的能力。建議家長在跟孩子討論時可以試著用下述問句讓孩子思考跟回憶:「在寫功課前到底想到了什麼事情呢」、「那個時候是覺得會寫不完嗎」、「那個時候是覺得會有錯還要訂正嗎」、「下次需要什麼幫忙才有辦法開始著手呢」、「爸爸/媽媽可以怎麼幫忙呢?」,並讓孩子說說看、想想看。

    必須強調的是,孩子能獨立「覺察現實」,是需要家長的陪伴才能慢慢成熟的,家長學習在陪伴過程中慢慢脫手讓孩子自己試試看,才能讓孩子穩定不焦躁的自信及規劃(大多數低年級以下的孩子都還是會需要家長陪伴或協助喔),急就章逼孩子自己能面對不可能事情,家長在陪伴過程中請試著幫忙回顧孩子的努力、的能力,提醒孩子可以開始靠自己完成的經驗、也肯定孩子的努力及進度,一步一步增強孩子的獨立感。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 親職教養不孤單 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 填寫表單 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