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憂鬱症是一種「生理疾病」,被診斷為「憂鬱症」的人,他們並非是心理的悲觀、固執或死腦筋,而是他們的「身體」受損了。他們的腦中與情緒有關的神經傳導物質系統失去平衡,所以他們無法適時的分泌開心感受、調控難過的感受,難以緩衝壓力來臨,它們無法有穩定的情緒狀態,有時哭泣難止,有時又面無表情,更有甚者是時笑時哭的。
憂鬱症患者自己也不喜歡這樣,但「憂鬱症」會讓人分不清楚自己心裡的感覺,到底哪些是自己的情緒,哪些又是症狀造成的,一般情況下人也會這樣噢,我舉幾個分不清楚情緒的例子,比如我有一次不知道自己在圖書館讀書是在緊張什麼,後來才想到可能是早上的咖啡喝多了。另一個例子是運動玩的隔天,會有深深的職業倦怠感。這些例子說明了我們的情緒,有時反而更跟生理狀況改變有關。
有的人的憂鬱症狀是陣發性的,憂鬱會突如其來的強烈發作,沒來由地突然難受、哭泣、不想理人,有的人甚至在這個時候會試圖自殺,而大部分的憂鬱患者則是在遇到壓力事情時,憂鬱低落會比一般人更強烈,他們常常對事情產生罪惡感、感到愧疚自責,會覺得錯誤都是自己造成的,不相信身邊的人會愛自己,覺得沒有人在乎自己、這個世界上沒有了希望等等,他們久久無法恐懼感、無力感中恢復。最讓人心疼的,是患者自己也會再對於他們的憂鬱症狀自責,覺得自己不應該難過、不應該哭泣而覺得痛恨自己的情緒化,這又會再度引發另一波憂鬱低潮,這種惡性循環、逃不出憂鬱的感覺,常常會讓憂鬱患者越來越虛弱。
憂鬱症很難靠自己克服,使用藥物是最直接的方法,藥物能夠直接調理神經傳導物質,產生效果需要時間,所以憂鬱藥物的服用並不能任意間斷;規律作息及日照、運動也都能協助憂鬱症患者的生理調節;心理治療也會對憂鬱症患者有效果,增加憂鬱症患者面對並分辨自己的情緒,停止將痛苦加諸自己身上;好友、家人、同伴的正向人際支持也能夠減緩憂鬱,口語的肯定、生活中的陪伴,都能灌溉患者,協助患者慢慢走出憂鬱陰霾。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你Blue了嗎?關於憂鬱症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 填寫表單 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