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自信心指的是一種「相信我自己可以把事情做得符合我的預期」的一種心理感受,同時也包含「自己能否把事情做得好」、「自己能否在人群中感受到安全」等兩個方向。有自信的人往往是知道自己「要」什麼、自己「有」什麼,並對「自己的存在」是安全自在的。
能夠「喜歡自己」是產生自信的核心要素,自己要能夠清晰的感受自己的想法及感覺,並自己知道自己的各種面向,知道自己喜歡什麼,並也有討厭的事情;知道自己有害怕的事務,也有想勇敢的時候;知道有喜歡跟別人在一起的需求,但也有想獨處的時候;知道自己有耳根軟的時候,但也有不想理別人說什麼的時候。自在地讓感受跟想法在腦中流竄,把那些「應該」或「不應該」放在行為層面,因為人的思考跟感受在自己的腦中是自然產生的,是沒有對錯的。
再來,我們能欣賞自己之外,也可以藉由身體力行的表現,來更充實自己的自信感受。在完成預定目標的過程(寫完功課、交朋友、做家事、工作任務都是喔)動腦筋並看看跟自己想的一不一樣,持續「掌握自己能做的」、「正確預期後果」、「耐著性子做完自己對自己的要求」,都會在心中感受到自己的能力,也會讓自己更踏實的感受自己的存在。
最後,在思考跟自己有關的事情時,試著分辨事情的成敗、優缺,並試著自我肯定,(如:「會成功有一部分是因為我的努力阿」),也試著接納自己有做不好的地方,(就像:「哎呀我就真的忘記了」),也要記得適當的「推給別人」跟別人一起承擔,(這樣試試看:「的確我做得不對,但他要負一部分的責任啦」),這些責任歸屬,也都會變成下一次再處理事情的養分,可以再調整自己對自己的認識。
說實在的,一個人的「有自信感覺」並不會時時都爆棚滿點,反而「不太有自信的感覺」會是常態,畢竟人生中有太多的事情我們不太確定,只是做多了、做久了就比較知道事情的訣竅而達到有些成就,通盤來說生活中大多會是「其實我知道有的事情我很行,但有的事情我不行」這種感覺,我們也會因為注意力的偏誤,而更常在自己猶豫時看到別人很確定的感覺,但其實,大多數的人都會又脆弱沒有自信的時候呀。
很多人的沒有自信其實是吸納了家人朋友對自己的批評,而好好整理會對自己有很大的幫忙,若想要試著處理這些心中的糾結,心理諮商這種不帶評價的整理想法也會有很大的幫忙效果,若有需要,也可以預約諮商,跟治療師一起梳理辨明這些心中的複雜感受喔。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走在遇見自己的路上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 填寫表單 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