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高敏感的自己, 臨床心理師, 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, 衛教專區

高敏感系列-孩子也怕「失控」

By 心煦 心理治療所 on 6 11 月, 2025 0 Comments • Tags: # # # # #

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
    小Z是一名成績優異的小三學生,爸爸媽媽帶他諮商的動機,是學校老師觀察到小Z「常常畫一些被關起來的人物跟動物然後塗黑」而建議進行諮商,但此外爸媽說小Z在學校其實沒有什麼異常狀況。

 –

    後續一個月的諮商中,小Z都非常準時到,通常幾乎是提早五分鐘在等候區等待,但諮商結束時也會提醒心理師時間到了。會談中小Z通常在談不知道如何應對同學間的爭執,但當心理師想深入理解細節時,又會隨即說「反正明天就好了,我們就又變成朋友啦」,心理師有點不知道他為什麼持續來諮商。

    幾次諮商後後小Z與心理師越來越熟,小Z變得調皮,開始會跟心理師玩各種丟擲遊戲並打鬧…直到有一次小Z在諮商中不小心打翻的水壺。他假裝沒看到,但心理師則要他清理。在僵持了一陣以後,小Z發現諮商時間快到了他才開始迅速整理,並突然開始央求心理師不要告訴家長,因為心理師很想理解他的焦慮原因,於是跟小Z說下次再來一起討論看看。

    結果小Z就沒來諮商了,家長傳訊息告知心理師說小Z說自己已經獲得很多能量,並想要自己試試看,家長也覺得這樣很好,想先結束試試看好了,只留下滿腦疑惑的心理師。(故事為描述概念編寫,非真實案例)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    孩子的長大過程伴隨了冒險與理智的能量互相抵抗,有的孩子 #玩欲強烈需要學習控制及被規範 ,但也有的孩子 #敏感於挫折 , #早熟的成長出了理智與強烈的自我控制,心中的野性與能量被限制與隱藏。這樣的孩子不喜歡發現自己錯了跟被糾正,不喜歡內心的衝突被發現,也不喜歡爭執的感覺,因為這些事情都會觸發強大的自責系統:他們內心湧起的羞愧遠比一般孩子更劇烈,心中常混雜恐懼與憤怒,短時間內心理混亂而無方向繁亂,也不知道要朝自己或糾正他的人,失控的感覺會讓自己更想逃走,更想壓抑跟忽略。     先深呼吸讓自己舒緩一下吧,告訴自己「發生即看見」就好。因為就算是衝突,也只是象徵了「理智自控」與「情感湧動」角力的傾斜,它們看似互相制衡其實也是彼此協力調節來幫我們過好人生。建議大人面對孩子的猛爆情緒時,不要一味出言糾正(當然若有危險行為必須先控制住),當孩子較平穩後,可以幫忙孩子「看見」他們心中的矛盾,讓孩子有「被接住」的感覺。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擁抱高敏感的自己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心理諮商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 填寫表單 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