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抱高敏感的自己, 臨床心理師, 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, 衛教專區

高敏感系列-「允許自己感到難過」

By 心煦 心理治療所 on 6 11 月, 2025 0 Comments • Tags: # # # # #

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
   我記得我阿嬤過世的時候,我爸在出殯前(大概是最後一次棺木還在家裡祭拜的時候),很「#理智而感性的 」的要我們說跟阿嬤說說話。雖然都是家人,但一時之間要講很內心的話其實有點 #尷尬 ,不過因為也好像該表達一下,所以大家也就意思意思的輪流說了起來。

  換我的時候,我也 #不知道是哪來的感受湧起 ,講著講著就開始哭了起來(現在也好想哭),我當時大概是想到阿嬤小時候對我們的疼愛,寬宥我們的調皮,總是辛苦的煮食好料給我們吃,還有阿嬤晚年忍受皮蛇病痛折磨,眼神中堅強卻也疲憊。我也好還念他爽朗寵溺的呼喚我們的聲音。想到阿嬤過了一輩子的辛苦,也真的好期待在天上的他能夠好好的快樂…。

  當時的我陷入情緒哭得發顫,但並沒有受到家人太多的干擾,他們好像就是聽我說,或好像也在哭泣吧? 或者暗自洄游在與阿嬤的記憶中,總之那個時候好像時間變得很慢,憂傷瀰漫在空氣與時間中。我已經忘記我當時是怎麼說完的,感性時間是怎麼結束的,但我很欣慰我有一個難過但痛快的回憶。

    可惜在現今生活中,有好多的束縛讓我們不能真實接觸自己的情緒。總有著「請節哀」、「哭是懦弱」、「#太脆弱 」、「太情緒化」、「#玻璃心 」、「不理智」等標籤像地雷一樣在阻止我們的前往情緒深處。當我們很難真的安全的、自由的感到崩潰然後重新修復,我們反而很常是「難受的浪潮隨時襲來但卻必須假裝能抵抗」狀態,以否認或無視來處理情緒,最後甚至有點變得有點麻木無感。     清明節了,找個機會好好思念那些我們愛的人與愛我們的人,給自己一點沉澱與空白(對,放下手機啦),在掃墓、進塔或家中牌位燃香拜拜時,悄聲訴說我們的想念,一邊修剪雜草、擺盤、為他們清理的同時,也讓自己翻攪的內心有個沉澱的餘裕。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擁抱高敏感的自己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心理諮商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 填寫表單 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