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阿迪總是羨慕別人, #他說別人有的他都沒有 。他羨慕別人工作很積極,羨慕別人升遷很快,羨慕別人跟同事相處融洽,羨慕別人準時上下班,羨慕別人有目標,羨慕別人有自己的興趣…。
–
但別誤會了,阿迪不是那種什麼都不做的人,阿迪努力找工作後換了工作,開始跟同事打好關係常常聚會、阿迪學習打扮自己,阿迪安排在平日夜晚學習畫畫和游泳,甚至還參加夜跑社團,…阿迪改變了,看起來變得更有樣子了。
–
但阿迪還是不快樂,阿迪覺得自己每天排得好滿好累,仍在羨慕為什麼有人可以不參加聚會一個人吃飯,羨慕別人漫無目的的放鬆很有意思,羨慕別人可以跟伴侶勇敢吵架,羨慕別人吃街邊小吃也可以很快樂。阿迪 #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總是不能像別人一樣「 #好 」 。
–
後來發現,阿迪 #內在情緒感受是非常敏感卻又不易維持正向 。他常常在新鮮感後就開始感受到無聊,對不能如預期的事情產生焦慮,對等待與維持目標感到疲憊,互動時也容易接受別人的負面情緒,甚至在難得的狂歡後也會陷入低潮,所以阿迪常常感覺到「一樣是出門旅遊,別人的人生看起來這麼富足,我的人生怎麼都是好累好煩?」
–
高敏感的我們小時候雖然很激動而精采,但卻在長大後越來越鬱悶,因為#我們都知道 「快樂的事情往往包裹著痛苦的承受」的道理,像是獲取好名次要努力讀書,好的旅行需要事先規劃,精湛的技藝需要花時間磨練。
–
#我們理智上知道但心裡卻承受不了 ,因為我們感覺到的快樂就是很短暫,但痛苦卻很容易餘波盪漾,努力考了第二名然後糾結在自己為什麼只有第二名,好不容易規劃三格月的活動卻只因為下雨只能用雨備,辛辛苦苦買了房子開始擔心掉價…我們不斷吸收挫折也讓我們更抗拒努力,也責怪自己過度在意這些痛苦與麻煩,逼自己「正面」,結果卻變成假性的滿足。
–
大多數時候, #我們心底還是想像那個純粹的「#好」#是存在的 ,只是變成發生在別人身上,只是發生在我們沒有選擇的二選一分叉路上。於是我們怨嘆自己的不好,然後忌妒羨慕。我們看著別人限時動態的笑臉,覺得那可能就是我們要追求的快樂,聽著別人分享的成就,覺得別人運氣怎麼那麼好,閱讀著別人訴說的故事,想像著如果是自己,一定也能從中得到心靈的啟發吧。
_ #所以我們好羨慕又好恨 ,因為我們總在無限逼近卻又永遠無法得到那個「好」,卻好像出現在別人身上了。






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擁抱高敏感的自己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心理諮商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 填寫表單 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