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小珍:「徐姊,上次員工旅遊之後其實我覺得蠻不開心的… 」
徐姊:「怎麼啦?」
小珍:「我覺得棋棋一直故意說那些話在譏諷我」
徐姊:「是嗎,你是不是想太多了阿,我覺得棋棋是在講他的想法阿」
小珍:「有嗎?我覺得他很誇張模仿的女生說話方式都是在講我,還講說什麼玻璃心的人才會覺得在說自己」
徐姊:「你就是沒有自信才覺得是在說你啦,不然你去問他看看在說的是誰啊」
小珍:「我問過了,他就說不是…可是我就覺得是阿!!」
徐姊:「那他都說不是了,不然你想怎麼辦? 就當他說是你又能怎樣?」
小珍:「… … 」
—-
高敏的我們 #內心相當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樣子 , #很不想要自己在別人心中是壞的,希望自己盡可能完美、被所有的人喜歡,所以被指出身上有讓人不喜歡的地方時,我們感到崩潰,極度擔心因此被排擠、被別人討厭。
–
#對自我不堪的感覺有時極度不安會變得很像被害妄想 ,別人根本沒指名道姓,只是若有似無說某事,我們卻深深覺得「就是在說我啊!」,心裡有鬼又不敢面對,一有什麼連結就死逼對方說出「你根本就是在說我你要跟我道歉!」,每每引發激烈爭吵卻往往無濟於事,然後吵完又覺得自己好有病,心裡是痛苦到不行啊。
–
其實 #這種疑神疑鬼是生命經驗累積的結果 ,常有兩個情況常常會讓我們很焦躁,一是當被別人討厭的特質是「 #我們自己也接受不了的自己 」,比如:我不喜歡失控亂吃所以常常控制飲食,但偶爾大吃特吃卻就被別人說你好貪吃。我們會覺得懊惱,覺得我自己好差勁,就連別人也不喜歡我了。
二是原來我所期待的好感覺卻總是連結到別人的壞感覺時,容易造成 #自我地位降低的狀況,比如我們明明殷勤準備的一大桌好菜請客人來吃,客人卻覺得「好家常」、「你隨便做的吧?」,心中的錯愕與自尊心被傷害的感覺,也會讓人覺得丟臉、覺得自己好糟、我活得不如人。
在反覆被打擊之下,人們很容易流失以「我」為主體的感覺,漸漸變成別人的感覺為主體,好像我是壞的,我是愚笨的,我是不被喜歡的。所以當我們意識到這種「自我流失」的情況出現時,應該盡速自我省思來即時止損,反覆練習慢慢長出安全感。我們可以試試看:
- 認知 #對方講的話是用他片面的觀點出發的,也 #想像他是什麼樣的人生經歷會讓她發出的評價。
- 恢復由我出發的思考,重新去感受當別人這樣說時我的心情是什麼,分析內容後,分離並 #吸收對我們有用的意見跟看法 ,並 #丟掉或反彈對我們沒有營養的攻擊言語。
每一次的焦慮與重新整理都是形塑自己的過程,每每從焦躁中找回一些穩定感,也能幫助自己真的面臨模糊情境時更站穩自己!








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擁抱高敏感的自己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心理諮商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 填寫表單 預約服務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