✏️蔡岳融 臨床心理師
在上篇文章中已經提過,高敏感的人們對於生活充滿了危機感受,對於非預期的問題出現時容易產生「我無法處理好了、完蛋了、我要被罵爆了」的感覺,有時候因為真的 #太失控太焦躁了,#就會胡亂下決定 ,後果或多或少都會不如預期,再加上 #慣性後悔與自責 ,就更懷疑自己能夠把事情做好的能力了。
我們必須先 #練習承受焦慮的感受 ,並 #學習在焦慮中思考 ,不讓焦慮撐破我們的腦袋。
第一步, #先讓事情保持現狀 。危機出現時,先告訴自己不要急著下決定,也告訴別人你還在思考中,因為你通常會把事情想得很嚴重。「給我時間思考一下」、「我知道這件事情很可怕,但任何決定都會讓危機情況又在改變,我得要先弄清楚我感受到什麼」
第二步, #緩和自己 。我們的身體已經被引發了激烈的動盪,身體的備戰反應也會引發心理把事情想成危機的感覺,吃點東西或者小憩一下安撫自己的身體,若無法放鬆則反其道而行,進行激烈的重訓、衝刺、爬梯讓自己氣喘吁吁然後洗個澡,讓緊繃的感受獲得釋放,再重整自己面對問題。
第三步, #知道事情並不會只有一種可能 ,當我們在腦中引發極端焦躁時,只覺得我們面臨的是極端對立、被迫害、被針對、註定失敗等狀況,我們一方面也可以思考當這些可能是真的時(如:如果我真的是被同事針對所以才在line上被點名?)我可以怎麼保護自己。另一方面,我們也可以在緩和中更想一想,是否危機的發生是有更多的可能?(在賴上被點名是不是因為主管的習慣? 或者我之前也這樣提醒別人?)藉由更多的可能性來減少深陷危機的感覺。
第四步,由與無關危機的人對話來 #獲得更多的思路,最後 #彙整成自己的感覺。我們能夠呈現自己對事件的焦慮,但也聽一聽別人的觀點,不同生命經驗的人能對事件產生不同的角度,要知道:我的危機在別人的眼裡通常存在解法,所以我們大可沒必要被自己困住,跳脫自己的限制看看別人的觀點,最後一定要把這些疑惑或觀點用自己的立場再想一次,以「我真的也這樣覺得」來做決定。









🌻更多延伸閱讀請點擊 擁抱高敏感的自己 ,讓心理師持續透過文字陪伴您成長🌻
🌻如有心理治療/心理諮商/兒童發展訓練相關需求,歡迎您來電或 填寫表單 預約服務🌻